記者康仁俊/台北報導
行政院院會今(3)日核定桃園縣升格改制直轄市,桃園縣確定成為第六都,對現任桃園縣長吳志揚而言,桃園順利升格當然是一大利多,不過吳志揚極力彰顯的重大計畫「航空城」至今卻仍只在紙上計畫階段,在需中央協助、非其一人能主導之下,積極尋求任內政績代表作的吳志揚未來若有意繼續問鼎桃園都市長大位,「航空城」的成敗,將可能成為牽動吳志揚下一步的重大關鍵。

行政院院會今日核定,人口已逾兩百萬人的桃園縣,自民國103年12月25日起改制為直轄市,桃園縣升格後的名稱將稱為「桃園市」,至於原桃園市則改制為桃園區,原本五都十七縣市將成為六都十六縣市,根據中選會初步規劃的「七合一」選舉,初訂選舉日期為2014年12月上旬。
出身桃園中壢的吳志揚曾經代表國民黨任職第6、7兩屆立法委員,2009年8月取得國民黨內桃園縣長初選資格,隨後並當選桃園縣第十六任縣長,成為繼祖父吳鴻麟(桃園縣第四任縣長)、父親吳伯雄(桃園縣第七任縣長)後,家族中第三代民選桃園縣縣長,但也因此讓他在選戰期間被對手被冠上「三代縣長」的稱號,坊間甚至傳出吳志揚是依靠父親、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與馬英九總統私下交換出讓黨主席大位的條件,才讓吳志揚得以順利出線參選縣長的流言。
吳志揚在宣誓就職縣長的致詞時則對父親吳伯雄、時任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現任新北市市長)等歷任縣長表示,「我要向你們學習,但我更要超越你們」,當時他並向縣民保證,全面提升縣民的光榮感,讓大家驕傲喊出「咱攏是桃園人」。
就職時發下豪語,吳志揚在2012年12月20日就職縣長任滿3週年時召開記者會細數3年來的重要政績,其中著墨最多的,就是強調將在最短時間內,針對「航空城」做好都巿計畫及招商工作準備,同時捷運要一條一條開通,只是這樣的豪語,吳志揚心裡很清楚,若沒有中央的支持,航空城勢必淪為空談,而這絕非他所樂見。
推銷航空城,吳志揚用盡心力,在行政院宣布推動桃園航空城計畫後,2012年9月20日吳志揚特地北上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強調航空城計畫是馬英九總統在競選連任時提出的「愛台十二項建設」中的旗艦計畫,他更呼籲行政院長陳冲,國家重大建設一定要好好落實,希望陳冲「秉持經國先生推動十大建設一樣,要有遠見執行力跟魄力,眼光遠一點、速度快一點、膽子大一點,不是宣布一下,爽一天就沒有了」。
對於攸關經濟發展的召商,吳志揚也高分貝向經建會喊話,希望經建會出來主導,「我要最好的、最國際級的,我不要二流、三流,我要一流的,縣的層級沒有辦法邀請到世界最好的團隊」。
2012年12月21日北臺8縣市成立「北臺聯合辦公室」,接任輪值的吳志揚在致詞時,又當著副總統吳敦義的面前再度高喊桃園航空城計畫並非桃園一地的計畫,而是國家計畫,他強調,北臺8縣市的人口、面積相加後,其實跟國際大都市相當,「不是桃園航空城,是北臺8縣市航空城」,他也希望北臺區域能作為航空城推動的後盾,更希望內政部跟經建會支持協助推動。
對吳志揚來說,桃園航空城核心計劃不僅是其所稱「中華民國有史以來最大的都市計畫」,更是在他任內能被視為親身參與的重大建設,成敗與否當然攸關政治前途,也因此,吳志揚多次公開疾呼,要求中央重視及協助規劃建設。
只是,吳志揚心裡很清楚,計畫過關是一回事,能否在他任內順利推動又是另一回事,儘管計畫看來風光過關,但是從2001年經建會開始具文的「桃園航空城」計畫喊了12年,卻永遠停滯在「只聞樓梯響」的階段,除了需依賴中央投注大量經費外,「全民受益」和「利益壟斷恐品質不佳」更是不斷引起爭議,加上松山機場的同質性高,更衝擊預估開發航空城後可能帶來的經濟效益。
歷經多年爭議,行政院終於在去年拍板定案桃園航空城計畫,內容包括興建桃園機場第三跑道、第三航廈、擴大自由貿易港區,並開發機場捷運周邊土地,號稱是全國最大的區段徵收案,更以民國117年為目標年,這對吳志揚來說,表面上當然是一大利多,但是中央能否全力協助,則成為吳志揚心中揮之不去的隱憂。
「航空城」計畫並非吳志揚首創,但吳志揚卻有機會加以實現,好不容易盼到政院在其縣長任內具體通過區段徵收計畫,吳志揚當然全力以赴、賣力宣傳,只是面對後續的龐大計畫,即便升格為桃園都,吳志揚也無力獨自完成,積極尋求縣長任內政績代表作的吳志揚當然擔憂「航空城」再度淪為口號計畫,把握機會努力宣傳,吳志揚用足力氣,爭的不只是千秋,恐怕更是個人的歷史定位與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