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dnews.com.tw 2013-02-19 08:04:23
新生報19日社論全文如下:
據媒體報導國際機場協會(ACI)評比全球一百九十四個機場的服務品質,去年第四季桃園機場擠進第十名,但是停車設施、往來機場地面交通等項目,排名仍然落後,桃園機場未來整體排名要想更上層樓,仍然得靠第三航廈的建設。
從台灣交通部網頁得知,台灣四個國際機場客運量,桃園國際機場在民國八十五年時進出旅客人數為一千五百餘萬人次,到民國一○一年接近二千八百萬人次;松山機場在民國八十五年進出旅客人數為一千五百餘萬人次,到了民國一○一年為五百六十萬人次,松山機場在九十七年恢復為國際機場,九十八年開放兩岸直航機場;高雄國際機場進出旅客人數在民國八十五年時進出旅客人數為一千一百餘萬人次,到了民國一○一年降為四百五十萬人次;台中機場同一期間進出旅客人數無消長。航空貨運方面除高雄機場進出貨運噸數在此期間稍有減少外,各機場貨運都處於成長趨勢。松山機場、台中機場與高雄機場因高速鐵路與第二條高速公路通車營運改變國內運輸市場結構有密切關係。
從國際機場運量排名,在二○一○年桃園國際機場落在十六名,輸給我們鄰近亞洲地區主要國際機場如:香港赤�角國際機場(第三名)、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第七名)、泰國曼谷蘇凡納布國際機場(第十名)、韓國首爾仁川國際機場(第八名)、日本東京成田機場(第九名)、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第十四名),在二○一一年退列第十九名,二○一二年再回到第十六名。國際機場貨運量排名,在二○一○年桃園國際機場排名第九名輸給亞洲國際機場,如赤�角(第一名)、仁川(第二名)、浦東(第三名)、成田(第七名)、樟宜(第八名),在民國二○一一年及二○一二年均為第十一名。
再從國際機場服務品質調變結果,亞洲及及太平洋地區在二○一○年,前五名為仁川,樟宜、赤�角、北京首都、上海浦東,桃園機場無法上榜。
從這些數據,我們應該瞭解到政治勢力並沒有創造航空市場能力的殘酷事實,同時要檢討台灣國際機場布局,否則盲目投資可能造成嚴重浪費,另外亦可能造成有限資源的排擠效應,值得決策相關單位慎思。桃園國際機場是我國國際進出重要門戶,松山機場、高雄機場、台中機場受到台北市政府、高雄市政府、台中市政府大力爭取建設機場,但是績效不彰,尤其台北市政府還要投入大筆資金,去發展機場產業,因高鐵、桃園機場捷運、五楊高架高速公路等交通建設陸續完工投入服務,再加上松山機場的設施限制,恐怕還是無法改變這個頹勢。另外,台中機場與高雄機場也是面臨同樣的挑戰,就台灣總體發展及投資優先順序來看,交通部應全力發展桃園國際機場,達成航空城計畫目標。
目前桃園國際機場兩條跑道和兩個航站大廈,應付目前的客貨運量略顯擁擠,再加上兩航站間的接駁捷運系統失敗,機場捷運線未通車,整個機場的購物、休閒、餐飲、接駁交通服務、資訊系統等服務品質,無法跟上國際趨勢,我們必須加快腳步,籌建第三條跑道和第三航廈,同時允許空中巴士三八○大型飛機起降,相關設施必須趕上仁川國際機場的水準。
據媒體報導國際機場協會(ACI)評比全球一百九十四個機場的服務品質,去年第四季桃園機場擠進第十名,但是停車設施、往來機場地面交通等項目,排名仍然落後,桃園機場未來整體排名要想更上層樓,仍然得靠第三航廈的建設。
從台灣交通部網頁得知,台灣四個國際機場客運量,桃園國際機場在民國八十五年時進出旅客人數為一千五百餘萬人次,到民國一○一年接近二千八百萬人次;松山機場在民國八十五年進出旅客人數為一千五百餘萬人次,到了民國一○一年為五百六十萬人次,松山機場在九十七年恢復為國際機場,九十八年開放兩岸直航機場;高雄國際機場進出旅客人數在民國八十五年時進出旅客人數為一千一百餘萬人次,到了民國一○一年降為四百五十萬人次;台中機場同一期間進出旅客人數無消長。航空貨運方面除高雄機場進出貨運噸數在此期間稍有減少外,各機場貨運都處於成長趨勢。松山機場、台中機場與高雄機場因高速鐵路與第二條高速公路通車營運改變國內運輸市場結構有密切關係。
從國際機場運量排名,在二○一○年桃園國際機場落在十六名,輸給我們鄰近亞洲地區主要國際機場如:香港赤�角國際機場(第三名)、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第七名)、泰國曼谷蘇凡納布國際機場(第十名)、韓國首爾仁川國際機場(第八名)、日本東京成田機場(第九名)、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第十四名),在二○一一年退列第十九名,二○一二年再回到第十六名。國際機場貨運量排名,在二○一○年桃園國際機場排名第九名輸給亞洲國際機場,如赤�角(第一名)、仁川(第二名)、浦東(第三名)、成田(第七名)、樟宜(第八名),在民國二○一一年及二○一二年均為第十一名。
再從國際機場服務品質調變結果,亞洲及及太平洋地區在二○一○年,前五名為仁川,樟宜、赤�角、北京首都、上海浦東,桃園機場無法上榜。
從這些數據,我們應該瞭解到政治勢力並沒有創造航空市場能力的殘酷事實,同時要檢討台灣國際機場布局,否則盲目投資可能造成嚴重浪費,另外亦可能造成有限資源的排擠效應,值得決策相關單位慎思。桃園國際機場是我國國際進出重要門戶,松山機場、高雄機場、台中機場受到台北市政府、高雄市政府、台中市政府大力爭取建設機場,但是績效不彰,尤其台北市政府還要投入大筆資金,去發展機場產業,因高鐵、桃園機場捷運、五楊高架高速公路等交通建設陸續完工投入服務,再加上松山機場的設施限制,恐怕還是無法改變這個頹勢。另外,台中機場與高雄機場也是面臨同樣的挑戰,就台灣總體發展及投資優先順序來看,交通部應全力發展桃園國際機場,達成航空城計畫目標。
目前桃園國際機場兩條跑道和兩個航站大廈,應付目前的客貨運量略顯擁擠,再加上兩航站間的接駁捷運系統失敗,機場捷運線未通車,整個機場的購物、休閒、餐飲、接駁交通服務、資訊系統等服務品質,無法跟上國際趨勢,我們必須加快腳步,籌建第三條跑道和第三航廈,同時允許空中巴士三八○大型飛機起降,相關設施必須趕上仁川國際機場的水準。
【中央網路報】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10&docid=10220996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